于宁 上海城市的精神家园——从广富林说起
2016-07-09

曾任松江区李塔汇镇党委书记、镇长,方松街道党工委书记,松江新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大学城公司董事长。现为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松江美术馆馆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特聘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创意设计工作协会理事,主席团成员、英国皇家建造师协会会员、松江泰晤士小镇设计总监、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主创设计。

观看视频

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城市的上海,文化将成为上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想从广富林和松江的历史演变,来谈谈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精神家园,应该在哪里。

1  广富林——上海城市的精神家园

现在网上也有对松江的广富林被称为“上海之根”有着不少争论和质疑,但历史终究无法改变,这里我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的论述来说明广富林和松江作为上海城市之根的依据。

(1)古代松江的地域包含除嘉定和宝山、崇明之外的现今上海所有地区。

1469413673652177.jpg

(2)城市的发展和兴盛重要基因在于移民和文化的融合。广富林发现的大型卯榫构建,绳纹地砖,兽面瓦当以及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陶制品、青铜鼎等,印证这里的移民和文化融合十分明显。

1469413780870164.jpg

(3)广富林和松江拥有最早的工业文明。广富林出土的海量史前文物,充分证明;这里和良渚文化一样,已具有大量制作器皿和工具的能力。

1469413800315743.jpg

(4)上海话源自于松江方言。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上海话不是宁波话和苏州话的合成,而是以松江方言为母语融入两地方言而形成。

1469413963258384.jpg

(5)治水和通航是古代城市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治水的结果是河道的贯通,水运的便捷和发达是江南城市经济超越北方的重要原因。松江广富林出土的干栏建筑遗迹和市河的东栅、西栅,仓城的漕运府,黄浦江的米市渡,足以证明上海最早、最大的码头始于广富林,盛于松江。

1469413988401265.jpg

2  广富林的保护与塑造

(1)治理环境,唤醒记忆,找回原始生态人文肌理。第一步我们做的是治理环境,拆除违章建筑,搬迁企业和住户。在搬迁各类不宜保存的建筑时,我们及时对广富林所有的建筑、树林、河塘、路格和地貌进行拍照、测绘,记录,以便能够在唤醒历史记忆的同时,找回原始生态人文肌理特征。

1469414164165806.jpg

    (2)保护为先,轻轻踏入,让考古成为广富林展示真正主角。广富林的核心价值在于地下珍贵的史前遗存,主角是考古,目的是保存,在此基础上,才是开发、展示。

1469414186622235.jpg

(3)严谨真实,复合展示,避免建筑越界和强势。从一开始,我们就严格依据考古研究成果和真实史料,进行谋篇布局,力求地貌肌理真实,展示内容可信。众多展示和功能空间,压入地下和深藏水中,不让建造喧宾夺主,更避免轻易越界、侵入圣土。

1469414214859473.jpg

3  遗存保护中的创新与融汇

(1)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用现代人的磁场和气息去激发历史遗存延续生命。许多古建筑和遗存,不能简单地死守,而要在合理的修缮改造和利用中,在今人的触摸与呵护中,让它们枯木逢春,重映生机。

1469414273614519.jpg

(2)新旧和谐对话,共叙中华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广富林的部分区域,我们在不改变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创新理念和手段,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新老混搭,和谐过渡。让老建筑享有尊严的同时,也给与新建筑一席包容之地,从而实现老幼相伴,友好对话!

1469414301599062.jpg

(3)善于拿来,彰显海纳百川的上海海派文化特点。除了核心保护区,力求原汁原味外,对一些展馆和展览空间及配套区域,我们以善于拿来,精于选择的理念,充分吸取世界遗址遗存展示的先进成果。五千年时光隧道展馆,我们大量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以求视听冲击力;广富林小镇的一些民国建筑如同上海的石库门一样,是东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结晶;瓦罐博物馆饰面工艺制作,就有意大利和法国工程师来参与制作。所以,文化自信,不是排斥,而是能够包容,这就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特色。

14694143303998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