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季SEA-Hi!论坛,秋天该很好,有你在身旁,共品魔都印象

2016-09-28

9月24日,2016年第3季(总第六期)SEA-Hi!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行,5位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带来他们对于城市的理解,在多元视角与观点、跨界与碰撞之间,与现场观众一起品味魔都印象。

1475027463261252.jpg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YoungBird创始人葉春曦、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陈洋5位嘉宾,共同探讨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话题。论坛由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节目主持人秦畅主持。

1475027548285248.jpg

通过网络在线报名的市民、学生观众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同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少勤,上海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毛佳樑等,以及特别邀请的往期SEA-Hi!论坛嘉宾代表也来到现场,与我们共赴这场思想的盛宴。

1475027576838518.jpg

本期SEA-Hi!论坛上,我们第一次有幸在会场中欣赏到戏剧的表演。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用飘扬的水袖和优雅的步伐为论坛拉开了序幕,也在汤显祖诞辰之日纪念了这位中国剧作大师。

1475027604595716.jpg

《牡丹亭•惊梦》,表演者:张頲、卫立

 

论坛结束后,每位演讲嘉宾都被授予一幅嘉宾纪念证书,是由年轻艺术家屠娟为SEA-Hi!论坛特别设计,将中国传统青花和象征上海先锋精神的白玉兰完美融合的一个纪念品,感谢各位嘉宾为上海的未来与发展倾心助力!

1475027629712903.jpg

各位嘉宾与证书制作者屠娟合影

 

 

我相信艺术是相通的,艺术的美一定能感染我们。这就是我们SEA-Hi!论坛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登上我们这个舞台的初衷。我们的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们,能不能当物理空间建成时,让我们的文化有一席之地。——秦畅

1475027658884363.jpg

 

 

一个城市,一定要有她的文化代表,一定要有她的文化名片。因为这个文化,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全民素养提高了,那人和人之间,也就和谐了,我们的心态、健康、整体,都会发生变化。我想,昆曲很愿意为城市的全面发展去做我们的贡献。我们想要做的有很多,我们野心很大,因为我们还年轻。——谷好好

1475027682670330.jpg

传承非遗经典,续接城市文脉

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汇集了古代文学、音乐、歌舞及表演艺术精华。但不可回避的是,像昆曲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古典式环境基础。如何既能够在现代社会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又能与当下时代结合发扬其深厚的人文传统,上海昆曲团团长谷好好女士的演讲给了我们启示——传承与培育,提炼与创新。昆曲是活态的艺术,不应该被关在博物馆里,走进大家的生活,这个剧种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得更好。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发展,也许我们的城市可以从昆曲这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找到一些灵感。

 

 

中山公园24小时开放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和思考,我也被迫在媒体上做很多解释,回答很多问题。绿化部门很吃惊,当初公园开放不也是大家的呼声吗?为什么开放以后,收到的却都是指责?——达良俊

1475027711312119.jpg

绿色空间的微更新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公园是我们放慢脚步、休憩游览、放松心情的重要场所,它的好坏甚至影响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目前,上海已有大部分公园延长了开放时间,今后,全市公园延长开放也将常态化。然而,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一系列游客安全、噪音污染、管理成本剧增等社会问题。为此,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提出了应推行“分类、分序、分季、分时、分区”的开放原则,以及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公安、城管两部门联动的“3+2”的管理模式,来解决公园延长开放的瓶颈问题。

 

 

城市本就是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它的常态。如果说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的话,那是因为城市给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正视问题,尊重需求,少一些视问题为毒瘤、使尽洪荒之力将其一拆了之,而是多一些循序渐进和抽丝剥茧的耐心。——陈洋

1475027736859174.jpg

即将“消失”的永康路

对于永康路酒吧的拆除,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居民拍手称快,老外哀鸿遍野。一方面是居民的噩梦,另一方面是外国人的第二个家,永康路的问题实际上是酒吧业态、室外餐饮的管理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矛盾需要我们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青年规划师陈洋以永康路为例,多次走进现场,从政府、商家、居民、游客等多元主体的不同视角,探讨了深度全球化和存量发展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发展模式从政府管制到精细化治理的转变趋势,并在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之后,尝试以城市规划师的角度提供若干实践思路。永康路不会消失,消失的是永康路上的活力业态,但消失之后是否还有机会重来?

 

 

城市更新并不是建筑的更新,而是人的思维的更新。——葉春曦

1475027946939361.jpg

设计思维助力城市更新

城市需要设计,精巧的设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十年前开始投身于设计传媒领域的YoungBird创始人葉春曦女士,为我们介绍了一些与设计各个环节有关的案例以及其中的困境和挑战,并分享了关于如何用设计的思维助力城市更新的思考。在众多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中,我们发现市场、产品、品牌共同促成了优秀设计的诞生。城市与建筑也一样。城市更新不只是建筑的更新,也是人们思维的更新。项目的落地需要经过整个大设计产业链,将多元视角融入设计,借助品牌拓展市场,在产业链的沟通和整合中,塑造出有质感、有厚度的城市更新。

 

 

尽管这是一个企业的设计,但是是不是也折射出我们在城市层面需要考虑的一些事情?我每次去工地、去诺华开会,都回不去张江地铁站,因为这个鬼地方叫不到出租车。但我老想着,如果诺华外面就是商业街,还需要为里面设计这么多吗?也就是说,如果张江超越了科技园,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城市,我相信诺华园区的设计会很不一样。所以,虽然诺华的经验可以带到其他的工业园设计,但我还是希望看到类似去做一个城市的态度。——张永和

1475027982309068.jpg

诺华的“公共空间”

诺华上海园区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来自各国的建筑师为园区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张永和教授作为该项目总体规划的制定者,采用中国园林庭院的布局特色,使每栋建筑都有院落,体现出中式化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方便园区内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交流谈话。可以看到,张永和教授追求的是建筑背后更大的环境,设计并不只包括一幢房子,而是将更完整的生活方式纳入考量,预想人们如何在环境中展开各种活动。同时,张永和教授也引导我们思考,如果诺华园区外就是商业街,如果张江的设计超越科技园而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区,那么诺华上海园区的设计可能就会非常不一样。

 

 

更多关于本期论坛嘉宾的演讲视频及深度报道将在近期陆续推送,请持续关注“喜欢上海为你SEAHi”微信公众号~

 

 

相约2016 SEA-Hi!论坛时间:

2016年4月16日

SEA-Hi!论坛2016年第1季(总第四期)

2016年7月9日

SEA-Hi!论坛2016年第2季(总第五期)

2016年9月24日

SEA-Hi!论坛2016年第3季(总第六期)

2016年12月10日

SEA-Hi!论坛2016年第4季(总第七期)

SEA-Hi!论坛举办地点: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半淞园路499号)木棉厅

 

SEA-Hi!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自去年6月论坛启幕以来,已吸引了一批关心上海城市发展的设计师、作家、摄影师、艺术家,甚至政府公务员、跑步爱好者,前来分享经验、共享智慧。这里为每一位爱上海的达人提供一个思想创新与智慧绽放的空间,让每一滴城市的人文情愫在论坛上激扬成思想的浪花,汇集成奔流的海洋。只要你有创新性的观点,都可以站上论坛,与公众分享自己的灵感和创意。

微信ID:喜欢上海为你SEAHi

14750279073593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