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层次人才培训:创新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
来源: 2023-07-05 14:59:00 点击:2099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此背景下系统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响应创新发展的逻辑转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6月20日下午,我院高层次人才培训“浦江学堂”的第四讲,邀请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唐子来教授以《创新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为题进行授课。本次培训也是2023年市规划资源系统专业人才实务培训的课程之一。课程围绕“转型-挑战-创新”的逻辑框架,重点聚焦存量、场所、网络、流通、韧性、内部资源、外部环境、产业、治理等城市发展议题,按新形势、新挑战、新对策展开阐述,探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次授课张帆院长出席,学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嘉漉主持,全院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同时市规资局、各区规资局、局下属单位相关学员参加培训。

专家授课

创新是一种“价值取向”, 并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唐子来教授列举了近几年规划创新涉及的代表性议题,采取交互的方式进行授课,与大家共同探讨规划创新的方向。

一、认识规划创新起源,我们为什么创新?

规划创新是应对城市转型发展的被动创新。一方面,城市经历转型,这个转型既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也是世界层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发展面临挑战,以前的“增长型”发展思路已经不适用了,现阶段不能光谈growth(增长),更多要谈development(发展)。

创新中一个重要领域是观念领域或价值导向领域,之后才有具体的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新型价值导向下,产生了“增长”理论和“发展”理论——增长只是强调规模、速度,发展更注重品质、效益。所以规划创新的核心是对于“增长”和“发展”这两个最基本概念的认识。

比如,有人提出城市可持续性的“4+1”研究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生态4个维度在可持续要求下不会自我协调,依靠体制(political sustainability)协调实现平衡。所以,城市规划创新也是一个综合思维。

二、告别高增长时代,规划创新的形态是什么?

1.规划类型: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

(1)城市转型——从“老常态”到“新常态”

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更新必然成为城市空间开发的主要模式。

(2)价值导向——从“单一增长目标导向”到“综合发展目标导向”

单一增长目标导向下追求经济的回报率,在发展导向下,更多考虑综合的目标,即除了经济外,还要考虑社会、形态、体制、文化、安全等多维效益。

(3)观念创新——旧区改造 vs 城市更新:从“提速增量”到“提质增效”

旧区改造也是一种更新,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旧改是有增量的。比如中远两湾城,旧区改造前棚户区容积率可能是1.5,改造后容积率可以提升到3.5以上,体现了容积率的显著增量。现在的城市更新规划主要是基于存量、做优品质、做高附加值。

(4)方法创新——增量规划 vs 存量规划:从“空间形态设计”到“利益机制研究”

原来的新区green  field在未明确物业权利人的情况下,标地开发只要明确容积率、用途、形态等空间要求即可。现在brown  field是有物业权利人的,需要考虑空间背后的社会利益机制。如果不重视更新前后既得利益者的物业权、使用权或其它权是损失还是扩大了,可能就无法实施。

2.场所设计:从“场所品质”到“场所特质”

(1)价值导向——场所规划不仅要“品质高”,还要“特质强”

建成环境具有品质和特质属性。比如,新天地是里弄场所,蟠龙天地是水乡场所,两者都是高品质的,但特质是完全不同的。品质只是底线,有了品质,不能保证成功,因为现在供大于求,对规划方和运营方都提出更高要求。

(2)创新实践——新天地模式

现在城市更新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存历史脉络,使之成为地区发展的独特资源。

新天地是上海第一个利用传统文脉塑造特色的场所,但它并不是“原汁原味”的保留。特质的,未必一定是最传统的,可以是传统的建成环境搭配不一样的内部活动。在“体验经济”时代,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建成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时尚场所。

茂名路的张园和虹口区的“今潮8弄”就是新天地的模式——把里弄房子改造成为时尚消费场所。当时,城市最佳实践区也是对标新天地,建成环境包含工业遗产和世博遗产,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厂房进行改造。保留有特色的文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特质。

3.更新模式: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1)价值导向——从 urban government(管理)到 urban governance(治理)

城市更新有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产权归集模式,例如中远两湾是棚户区,产权归集到政府,然后政府把它转让给央企中远;第二种,大业主自主更新模式;第三种,小产权协商模式,即政府希望业主之间能够协商,形成产权转让,然后由某个主体来更新。其中,产权归集和大业主自主更新都属于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现在城市更新想要推动自下而上的“城市治理”,如社区治理、多方协商。

城市治理的核心含义,是寻求可行的、未必追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也很重要。

(2)创新实践——东京六本木新城

东京六本木新城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六本木六丁目街区被东京都政府定为“再开发诱导地区”,作为土地所有者之一的森大厦株式会社和朝日电视台等共同向其他土地所有者提出街区改造的建议。但是,这一街区的土地所有权人多达400多位,要达成开发共识并非易事。整个再开发过程前后历经17年时间,而从开工到竣工仅为3年。

三、进入数字生产时代,规划创新的趋势有哪些?

1.城市体系:从“城市集群”到“城市网络”

(1)价值导向——从“地理邻近”到“功能关联”

城市体系(urban system)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态,包括城市集群(urban cluster)和城市网络(urban network)。传统的城市集群关注城市之间的地理邻近性(geographical proximity),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而城市网络则强调城市之间的功能关联性( functional connectivity),上海2035总规做了全球城市体系研究,上海和伦敦的金融联系远超过上海和相邻地区的关联。

(2)技术创新——多视角、多层面、多时段的城市网络研究

①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我们到底在什么维度上成为网络的一部分?经济关联视角下,既有企业关联网络,又有资本流动网络等;交通关联视角下,既有航空网络,又有高铁网络等;科技关联视角下,既有论文合作网络,又有专利合作、专利代理、专利转让网络等;信息关注视角下,包括个体搜索、媒体报道等;人群流动视角下,诸如手机信令等。

② 多层面的城市网络研究:包括全球层面、国际层面、全国层面、区域层面、省域层面的城市网络等。

③ 多时段的城市网络研究:中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区划对现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体系时代的研究围绕价值链,划分总部、研发、制造等价值区段,现在西方提出全球价值体系时代,划分不同的价值阵营。

2.空间双重性: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场所空间”到“流通空间”

(1)城市转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空间双重性

所谓移动互联网,只要是移动终端,拿起手机或iPad,随时随地都跟全球网络联系在一起。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空间逻辑是:实体空间后面有虚拟空间,场所空间后面有流通空间,二者是紧密关联的。例如,线上流通空间(虚拟空间)产生网络购物需求;相应地,线下场所空间(实体空间)就要供给菜鸟驿站。

(2)观念创新——从“地方特质塑造”到“全域网络链接”

城市网络研究不仅要关注城市之间差异,强调城市作为场所空间(space of places)的地理邻近性;也要关注城市之间关联,强调城市在流通空间(space of flows)中的功能关联性。不仅要关注场所空间的地域性(localization)特质塑造,也要强调流通空间的全域性(globalization)网络链接。

(3)方法创新——关注有形网络、无形网络与信息传输

关注流通的网络空间,既要关注有形网络(如高铁网络、航空网络等),也要关注无形网络(如信息流通网络、资本流通网络等)。此外,要看到网络传递的其实是信息(information)或知识(knowledge),包括编码信息 (显性知识)和非编码信息(隐性知识)。

四、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如何把握规划创新的脉搏?

1.从“弹性城市”到“韧性城市”

规划就是预见未来,这涉及到三个概念的应用。

①“刚性城市”:未来环境是不变的。例如外滩防汛做到千年一遇的7m高度,就是以“不变”应对未来环境。

②“弹性城市”:未来环境是变化的,但变化是可知的。例如,陆家嘴的可淹没潮汐堤岸,以“变”应对未来环境。

③“韧性城市”:未来环境的变化是不可知的。一些黑天鹅事件具有不确定性(uncertainty),需要以“自我调适能力”应对未来环境。

2.从“内部资源”到“外部环境”

① 内部资源(“内部供给导向”的传统发展思维):城市的各种资源禀赋,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区位资源、历史资源等,基于内部资源的城市发展战略。

② 外部环境(“外部需求导向”的新型发展思维):城市在外部环境中的发展机遇,基于外部需求的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的更高境界是“点石成金”。例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缺乏内部资源,但在外部环境中找到了发展机遇。“创意引领的城市发展战略”就是“点石成金”,通过塑造吸引力、强化竞争力,形成“网红打卡”效应。

3.从“产业部类”到“价值区段”

① 以“产业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空间经济结构:注重城市之间产业部类的差异。不论是机械产业、纺织产业主导的城市,还是钢铁产业主导的城市,都有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制造/装配的价值区段。

② 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垂直空间经济结构:注重城市之间价值区段的差距。例如,上海更多是在管理/控制,还有研究/开发的价值区段;相邻城市也许更多的是在制造/装配这个区段,少量是在研发。

产业链大行其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墙内开花墙外香”似乎是市场规律。所以我们要思考,什么价值区段依然留在上海?有的专家说,中试和大批量制造之间还有一个价值环节,称为示范性工厂,以后在嘉定、松江或青浦工业园区要有这种示范性工厂,大批量制造去相邻的其他地方,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五、总结

• 这是一个“讨论议题”。规划创新是被动创新,逻辑框架是:转型-挑战-创新。

• 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更新必然成为城市空间开发的主要模式。现在的城市更新强调“提质增效”;场所规划不仅要“品质高”,还要“特质强”;重视“物业权利人”,以治理的思维推动实施。

• 现在的城市体系规划需更多关注多视角、多层面、多时段的城市网络研究。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双重空间逻辑是:实体空间后面有虚拟空间,场所空间后面有流通空间。

• 规划预见未来,涉及“刚性城市”、“弹性城市”和“韧性城市”三个概念的应用。

• 规划的更高境界是“点石成金”,城市战略规划由“内部供给导向”的传统发展思维转向“外部需求导向”的新型发展思维。

• 产业链大行其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市场规律,产业规划需重视“价值区段”。

互动环节

讲座结束后,现场进行了氛围热烈的互动,唐子来教授就规划创新议题进行回答沟通。

提问一:未来中国也会面临人口负增长、经济放缓的挑战,如何去做收缩型规划?

唐子来:目前中国城市还习惯一直增长,但一些西方城市曾经也是增长型城市,后来却收缩了。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回落到相对稳定阶段了,当经济增长率回归到常态水平,人口基本就不增长了。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已经碰到了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等问题,人口的平衡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肯定的是,这必然是一个收缩的过程,从增长型城市到收缩型城市。上海现在由于外来人口多,所以常住人口老龄化不严重,但我们仍要做一些打算来过渡到老龄化社会。

提问二:城市服务对象由人拓展到人与自然,城市规划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方法更多元广泛,规划行业该如何应对?

唐子来:人与自然的问题,就是增长与发展的问题。以往我们考虑较多的是增长,但现在已经开始面临转型,所以要考虑的是全面发展。城市和人一样,某种程度上也是生命体,也要到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不能仅仅注重增长。

提问三:城市规划由关注广义的人向青年友好型、儿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等多维考虑转变,有限的空间怎么精准供给到对应人群?

唐子来:我同意供给要讲究更精准的供给。但总体来说,空间供给的总量已经很大了,未来萎缩的可能性较大。在萎缩的过程中,精准供给不光要考虑量的需求,还要考虑空间品质,比如青年友好、儿童友好或妇女友好。规划可能已经到了“精准规划”的时代,我们要在大数据支持下更好地识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