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专版】 26年前,你我曾经历 26年后,我们共规划
来源: 2014-07-31 15:30:00 点击:1351

2014年731  解放日报第4

   26年前,你我曾经历 26年后,我们共规划

——我的2040愿景调查正式启动


    26年前,国内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通车;2011年崇启通道建成通车。目前,上海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15.3公里。

    26年前的松江农民新房和今天的松江新城。

    经过26年的治理,苏州河面貌焕然一新。


  2040年的上海什么样?

    2040年的生活什么样?

    2040年的我们,又是什么样?

    正在紧张进行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把人们的目光带到了26年之后。

    “开门办规划”是上海此次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原则。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表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将充分体现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特点,使城市总体规划既体现政府的发展意图,也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行动纲领。所以,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与解放日报社联手,共同启动“‘我的2040’愿景调查”,邀请市民畅想“我的2040”。

    从今年算起,到2040年,还有26个年头。26年,要比一个人过两次“本命年生日”都长;但26年,又并非“看不见”、“摸不着”。

    往前推算26年,是1988年,当时的垂髫少年,如今已成社会的中流砥柱,目睹了城市的日新月异;而今天的垂髫少年,又将成为2040年的中流砥柱,靠他们建设全新的城市。基于此,此次“‘我的2040’愿景调查”将全面展示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既回顾城市发展的脉络,也总结城市成长的经验,更汇集有关城市未来的梦想和观点。

    本次调查将从即日起持续至9月底。在此期间,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和解放日报社将通过解放日报、解放网、上海观察APP、解放日报微博、解放日报微信等全媒体渠道,邀请市民参与城市愿景调查,同时举办以 “回顾26年前,展望26年后”为主题的摄影展、互动征文等活动,让城市规划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每位市民都有机会畅所欲言“我的2040”。

    2040年的城市模样虽然还不知道,但从已经发布的 《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文件中,已经可以看到:人口规模适度控制、建设用地负增长、生态建设严守底线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三大关键词。不论如何畅想,总规编制的目的都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更加“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据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介绍,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将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底线,以建设宜居城市为导向,明确提出人口规模控制的目标,做到人口规模适度可控、人口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上海市的人口调控关键是以城市转型带动人口结构优化,以人口空间有序引导促进人口、产业、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融合。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还将努力实现建设用地“负增长”。首先是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重,提高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比重,实现“负增长”。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把扩大城市生态空间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城市生态安全万无一失。在此期间,上海将以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为基础,完善生态法规及管理条例,建立建设项目准入机制,严守生态底线。同时,上海将推进生态网络建设,将上海的生态系统纳入整个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之中。通过对长江口三岛地区、环太湖水乡地区等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来吧!倾听您对上海的期待!

(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打开)


  ■“如需频繁往返于上海与周边地区,您单程可以接受的最长区域交通时间是多久”;

    ■“若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包括非机动车与步行),您能接受的上下班单程时间是多久”;

    ■ “您能接受的步行到离家最近的文化设施的最长时间是多久”;

    ■“您能接受的步行到离家最近的医疗设施需要的最长时间是多久”;

    ■“如果孩子上学,您首先会选择哪种类型的就学方式”;

    ■“您希望步行抵达离家最近的公园绿地所需时间最长不超过多少时间”……

    这些,都是此次“‘我的2040’愿景调查”表格中的问题,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也为2040年的上海出谋划策。

    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表示,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价值取向由经济导向的传统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上海市民,“以人为本”将成为贯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逻辑。二是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型规划转变为内生增长型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着力推动空间利用模式转型的路径。三是思维方式由愿景式终极目标思维转变为底线型过程控制思维。四是工作内涵由规定性技术文件转变为战略性空间政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摆脱基于发展预测的单纯规划技术方案这一传统属性,向战略性公共政策属性转变。

为了更好地倾听社会各界对未来上海的期待,“‘我的2040’愿景调查”专页和调查问卷已经在解放网(www.jfdaily.com)发布(填写调查问卷将有希望赢得大奖)。本报也欢迎市民用300-500字记录下关于2040的梦想和希望,直接投稿。上海观察APP、解放日报微博、解放日报微信也会在调查期间举办各种互动活动,欢迎市民关注并参与。


他们眼中的“2040

  关键词只是对204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勾勒,对每个人来说, 2040年将是具体的生活和体验。对此,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共同承办了 “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广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公众参与咨询团、普通市民、高校学生、公众媒体等参与。进一步细化有关城市未来的梦想。

    在这一系列研讨会中,演讲嘉宾们围绕大都市空间战略、城市规模、产业与竞争力、交通与出行、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目标、社区与宜居城市、文化与风貌、城市更新、城市安全与风险应对、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等影响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展开探讨,阐述了他们期待的 “2040”。

    城市空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把上海放在更加广域的空间中来考虑,上海的发展、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都必须考虑区域的整体状况、整体需求,更多考虑与周边地区的互动、联动和协同。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邹军: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过全市陆域面积40%,这是放在自己市域范围内平衡下的数据;如果把用地平衡、功能协同的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用地平衡空间。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仅仅要考虑市民,还有流动人口、投资者、游客,他们都是这个城市所要服务或者影响到的人群,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

    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宁越敏:以前的城市规划,很宏伟,但是未来的规划,可能要走向中观尺度,这种中观尺度的规划,应该是以混合利用、多样功能为主导,目标是要提升集约度,复合多元。

    城市规模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金忠民: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既是综合性难题,也是系统性工程,必须重点关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和生态等要素,并建立相配套的政策与机制, “调”与 “控”相结合形成破解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城市人口容量是一个生态命题。城市需要生态缓冲空间,蔓延而高密度的城市是窒息的城市;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开展对城市人口容量的讨论,要基于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价值追求。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戴星翼:那些怀着梦想、愿意打拼的年轻人,也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力,属于另一种人才,需要城市为他们留出空间。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上海人口总量一直在增加,但部分新的发展区域人口密度并不高,可以通过产业引导,提高新城对人口的吸引力。

    上海市政府参事左学金:“多中心”是特大型城市规划的一个特点,但交通、人气、功能等具体问题都要提前考虑。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石忆邵:大城市缺的不是建设用地,而是生态用地,控制城市规模必须在用地结构调整上动脑筋。

    产业升级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珊:一个城市应当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推动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的一体化推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上海的下一个目标是 “走向创新中心”,昨天的科技预测,会点燃今日的科技创新;所以上海对未来的产业升级预测,也要多一点科技预测。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以前将一产、二产和三产,但上海要发展“第六产业”,也就是 “服务业的服务业”;因为1+2+3等于6 1×2×3也等于6, “+”和 “×”,意味着产业的多样性。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未来上海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更应成为一个综合性的 “全球城市”,拥有全球视野的领导力、是全球性的要素流动与配置的中心、有全球性的机会与吸引力、具备全球性基础设施和联通能力、有全球性的知识氛围和创新文化,以及具备全球性的身份标识。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转型时,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结合,比如在园区空间布局方面,不能仅以单一产业为主的考虑来布局,而是要考虑产城融合。

    交通出行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应使交通服务的社会综合成本有明显下降,即在保证城市发展、城市活动前提下,提高交通服务的质量,减少交通服务的综合成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把生活、就业、休闲等城市活动引导至一定分区里,有效地控制城市出行距离,使城市出行更加便捷、更加绿色。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陆锡明:上海应当对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做加法”,有效组织、整合各种公共交通运输网络。

    北京大学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赵鹏军:将建设保障房、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公共交通结合起来,在一定区域内实现 “职住平衡”,缩短人们的出行半径,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低碳。

    城乡统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新城、新市镇是上海未来的潜力地区,要发挥它们的留人能力,优化新城和新市镇的功能结构及人口结构,使这些区域成为人们安家立业的场所。

    南京大学城乡规划系教授张京祥:上海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功能升级,还要与苏浙通盘考虑,通过整个区域发展城镇化,来带动上海的提升,获取城镇化的持续红利。

    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王缉宪:规划完成“2040年上海”后,要从2040年的指标倒退,看看2030年、2020年分别应该达到哪些指标,从而确定采取怎样的“政策套餐”。

    全球目标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一要强调创新,二要重视开放,三要注重协调发展,四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上海在定位未来时就应当明确:不仅要具备一个有形的、全球城市应该有的功能,更要具备那些无形的优势,担当起全球城市的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全球城市要有经济实力,对全球经济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集聚大量的企业总部;要对全球先进市场要素、生活要素、生态要素组织有集合能力,是高端人才、信息、金融、交通的流动空间;要具备全球影响力,能在文化、舆论、组织、制度等软实力方面对全球有所贡献。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评判一个城市的全球化程度,有三个简单明了的指标,一是看城市吸引了多少个“世界500强”中心;二是看城市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报刊头版的曝光率;三是看一个城市对专家、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宜居城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上海要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法定规划层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元,实现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有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区发展总体目标。

    同济大学讲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朱介鸣:要注重为百姓做好社区规划,增加公共服务的比重,鼓励百姓积极参与,也促使他们多多交流,通过互帮互助来解决一些经济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好的社区规划“适合人行”,社区的空间布局、绿化硬件等适合人们外出行走,社区本身的功能设置也鼓励人们走出家门,与他人互动、分享。

    世界500强企业AECOM资深总裁、全球资深规划师盖·派瑞(Guy Perry):理想的社区规划能够让人们想燃烧脂肪时,不是前往健身房,而是更愿意走出家门与周围的人交流,用社区里的行走消耗更多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