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民众热议“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来源: 2014-07-01 16:21:00 点击:2212
    6月21日下午,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举行第三场研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围绕“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题共同探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提出上海的下一个目标是“走向创新中心”。创新的环境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环境、人才培养环境和政策环境,其中基础设施软环境要关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和移动互联网。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现在已经有了1.5产业、2.5产业,甚至3.5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服务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和“×”意味着产业的多样性,引人深思。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认为,未来上海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更应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拥有全球视野的领导力、是全球性的要素流动与配置中心,有全球性的机会与吸引力,具备全球性基础设施和联通能力,有全球性的知识氛围和创新文化,以及具备全球性的身份标识。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建议产业园区在转型时,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结合。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提出中国的老龄化非常严峻,应该依托上海已有的教育、卫生、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民教授提出,上海与全球的联系度已经非常高,但原创比较少。如果配置全球资源,就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要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才能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上海图书馆副馆长陈超提出,城市的竞争一定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上海不仅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撑,要用生态的概念建设创新环境。任何一个领域的创新,必须融入全球知识体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周亚提出,产业规划的编制要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首先要从需求角度考虑满足需求,第二必须理清城市的功能定位,第三要考虑资源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