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整编完成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正式出版
来源: 2014-06-17 14:51:00 点击:2517

上海江湾地区一系列民国建筑和以“国”字、“政”字开头的路名,为1930年代的“大上海计划”留下了些许遗产和痕迹。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计划”以江湾为市中心区,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他公共设施,最后因为1937年淞沪抗战被迫停止。抗战胜利后,“大上海计划”因接踵而来的内战,并没有继续下去。但不为人知的是,就在内战爆发之际,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三易其稿为上海全行政区的未来50年,做了系统、完整的城市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这一超前的总体规划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实施,而只是留在了图纸上为少数研究者所知道。

今年5月,“大上海都市计划”在尘封了60多年后,经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整编形成《大上海都市计划》,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上海都市计划》不仅包涵了“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全部规划文本,同时也收录了规划编制过程中所有会议记录及相关专题研究成果。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60多年前上海一批社会精英对未来上海的美好憧憬和规划理想,也为今天上海的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些历史参考。

“大上海都市计划”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战后1945年9月恢复)为指导战后城市建设组织编制的,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后、首次编制的上海市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二次大战后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始于1945年邀请专家座谈,1946年1月成立都市计划技术顾问委员会,3月成立计划小组,8月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1946年12月,“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刊印,1948年2月《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二稿报告书》编印,1949年5月上海解放,赵祖康等原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成员,为发挥大上海都市计划的作用,在政治大变革后,依然留在了上海,坚持于6月6日完成三稿草案。1950年7月,经陈毅批准,三稿以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名义刊印。

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隶属于上海市政府,共有委员28人,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任主任委员,工务局局长赵祖康人执行秘书,其他成员来自于建筑、金融、工商、政法,甚至还有医生,会议工作语言是英文。

 

“大上海都市计划”在分析总结上海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区域的角度,以客观的态度、严谨的方法,首次探索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并系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规划思想。虽然最后没有实施,但其规划理念给上海日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并对上海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上海都市计划”远期以50年计划制定,根据该计划,未来50年即2000年左右,上海人口将会达到1500万人。面对城市更加拥挤,“大上海都市”建议对上海未来土地使用进行规划,住宅地占面积40%,工业用地20%,绿地占32%,街道和交通线路占8%,把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1万人。当时的规划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上海土地的紧张,所以建议上海住宅不应学英美,而是发展较小的住宅单位——弄堂房子或公寓,并且工业应向郊区迁移。

对当时上海的交通问题,规划者头痛不已,因此在做新区规划时要考虑的问题是不要造成交通拥堵,所以他们对新区采取了“就近”原则:就近工作,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须在半小时步程之内,使市民日常往返,节省生活费用和工业生产成本;就近入学,学生每日上课路程,须在15分钟步程之内;就近消费,每个社区都要有粮食和日用品商店;就近娱乐,市民休憩场所离居住地30分钟以内步程;就近办公,行政机构所在地离住宅区45分钟步程;工业区和住宅区的位置要有规划,避免工业噪音和污染危害居民。

对于浦东,规划者将它定位于农业区,“浦东适合定位于农业,不宜作为工业和港口发展。在规划者看来,如果浦东筑港,需要建设大量桥梁和隧道,并不经济。”看到现在浦东成为金融和工业区,不知道当时的规划者会怎么想。

规划者充分认识到港口对上海的重要性,尽管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世界大港,但他们发现上海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港口,“有的只是中外商人自行建造的老式内河码头。又因为整个商业是投机性的,大家都投资于建仓库却对码头设备不顾及。”按照他们的计划,要新建吴淞港,因为吴淞附近,水深河广,是内河港的理想位置,预计将来吞吐量为4000万顿。吴淞港港区建议集中在蕴藻浜。

现在的上海深水港选在了洋山,当时的规划选址是乍浦,“浦东半岛的外围,都是沙滩,只有西南附近乍浦,水深70英尺以上,是本区域内海洋船港的最佳地点,是客运和货运最佳船运终点。”他们还计划,将来要有运河连接乍浦和黄浦江。

在规划了港口之后,规划者也想到了自贸区(自由港)问题,对于吴淞港,他们认为吴淞港区域要为未来自由港做好规划,总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将来年吞吐量1亿吨。但规划者总体而言对自由港持谨慎态度,“本市设自由港之可能性甚少,然本问题纯属政治经济问题,系乎国家政策。大上海区域倘认为有自由港之需要,则同仁等建议在乍浦设置。因黄浦两岸连接市区,实无法防范走私及杜绝流弊也。”

“大上海都市计划”涉及了大量关于上海交通规划的内容,比如上海城市区域铁路线:延长浦东铁路线,经由南汇、大团、奉贤进而连接乍浦、金山卫、松江;浦东的另一新线由上南铁路的三林作起点,与黄浦江及新运河平行,至柘林(奉贤)附近连接南汇、奉贤新线。在本市市区内,加修铁路新线,从吴淞经蕴藻浜至南翔,连接京沪线;从北站经虹桥至青浦,连接乍浦苏州线;从南站经浦南闵行至松江,接连沪杭线。

此外还规划了6条市镇电气化铁路线:1、从吴淞港经江湾、虬江码头、杨树浦、北站、普陀而达虹桥;2、从吴淞镇经江湾、闸北、外滩、南市、南站、龙华机场、龙华而达松江;3、从蕴藻浜经大场机场、普陀、善钟路(今常熟路)到龙华港;4、从北站经中山路、龙华机场、浦南、闵行到达松江;5、从南市经外滩、环龙路(今南昌路)、阴山路到中山路;6、从南翔经北站、西藏路、南站而到川沙和南汇。

规划者当时并不赞成在上海造地铁,因为造价和维修难度,“实在太不经济。”市内铁路,他们倾向于高架铁路,类似于现在的3、4号线的轻轨线。

由于规划者对吴淞港和乍浦港的重视,所有城市铁路线都围绕着港口在规划,并修建车站,根据规划在吴淞和乍浦港附近,设置货运站。铁路客运站,将来以北站为总站,扩充北站,北站出入口由宝山路移到西藏路,这里也是市区高速电车的总站,从此北站将成为交通中点。此外,还要修建新吴淞港站,新南站。

当时上海已经有4座机场,分别是民航的龙华机场、民航军用合用的江湾机场、军用的大场机场以及军用训练的虹桥机场,规划者认为,江湾和江湾不予以保留,因为离开市区太近,根据规划,大场机场将作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远程航线机场,龙华机场主要供国内航线使用。上海目前对机场的规划,几乎全盘推翻了这些民国规划者的计划。

根据“大上海都市计划”,上海将修建城市环线,城市环线以中山路为基础,从而放宽。这一规划类似于现在的内环线。上海还要修建城市主干道,南北线为西藏路,并与中山路连接;东西线与苏州河并行,从外滩一直到中山西路,并与虹桥的主干道连接。这一规划类似于现在的南北高架线和延安路高架线。

事实上,当时的规划者已经规划了6条封闭高架,设计时速是90-100公里。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用加宽道路来增加交通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他们也迷信解决上海交通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造高架,“用放宽的方法来处理交通负荷过重的道路的最大缺点,还是 费用浩大,改善交通充其量是细微而已。解决交通问题,最有效经济的办法是直通干路和次干路结合。”

“大上海都市计划”还规划了6条城市高速公路,并通往南京、苏州、杭州、甚至计划沿长江去往华中。

60多年前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关于上海交通的规划,充满着现代气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更像是对未来上海的想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一直到1990年代起,高架、城市铁路、高速公路等才真正开始建设,而有些大上海都市计划”里的规划,到现在还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