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Hi!现场丨邂逅美好生态画卷,畅想“共栖”之城
来源: 2023-11-15 11:17:00 点击:2344

11 月 4 日, 由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SEA-Hi!论坛第24期,联合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徐汇西岸白猫主展馆顺利举办。论坛探讨了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城市空间与生态修复、超大城市生态规划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议题。

论坛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祥荣,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长云,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中心)院长林华,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靳彤,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何鑫,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自然资源部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干靓,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作为互动嘉宾分享交流。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唐子来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以及媒体和网上报名的观众出席了本次论坛,同步线上各平台观看论坛直播的人数超30万。SMG东方广播中心秦畅担任主持。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王祥荣《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 




上海有幸作为联合国第二批韧性城市的试点, 正在开展韧性城市建设。上海有《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等,这些都保障了2035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在长三角区域也有“两带两翼三廊”的生态空间安全战略格局规划。在全国层面上还有若干战略规划的指导,包括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与规划等。




对上海而言,长江口、杭州湾、黄浦江、苏州河是非常重要的生态源流汇。




在生态空间与生态技术结合上,我们建立了上海与长三角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了大数据平台、预警预报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在崇明岛、九段沙等地区建有非常好的信息共享系统,崇明区以2025-2035为目标年,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风险预警决策平台。还有基于若干模型研发了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生态风险模拟和预测技术。




在绿色低碳的营建上,上海围绕“双碳”理论和目标,从绿色材料、绿色空间、蓝绿空间相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绿道、基础生态网络等,还有“一江一河”生态岸线修复,新能源与碳中和空间示范区探索(临港“氢”谷)等。




在生态福祉保障上,上海有丰富的生态资产与禀赋。据测算,上海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5070亿元人民币,总价值约为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4,直接使用价值约占长三角城市群的1/3。上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拥有淡水鱼类300多种、鸟类近500种、陆生脊椎动物500多种、植物2000余种,是全球8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上海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和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238个热点地区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里面,每一个元素,山、水、林、田、草、湖、城都应该有它自己应有的自然生态位。所以,我们要持续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共存、共栖。


中国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  何鑫 《我们与自然,这么近,那么远——上海自然故事》




100多年前,延安路曾经是一条河叫洋泾浜,陆家浜、肇家浜,原来也都是河。在人类影响这里之前,其实都是湿地。150年前,静安寺除了庙之外,周围全是芦苇湿地,静安寺附近有上万只的候鸟在这里过冬。




仅仅一百多年,上海已经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了,很多的区域没有办法回到一两百年前“江南水乡”的自然状态。所以很多动物,想在市区里看到不容易,它们需要更隐秘的林地、更隐秘的水域环境,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遇到的问题更大。崇明东滩我们能保护下来,我们曾经在崇明东滩放了扬子鳄,一开始只有几只,现在有几十只。




如今,城市的公园、城市的林地,包括很不错的小湿地,其实成为了动物的庇护所。一个特别案例就是貉,因为人类的投喂,获得了一些生活的区域。经过河岸整修之后,有些鸟类如白鹭、夜鹭,能在苏州河、黄浦江岸边看到。




自然博物馆经常有一些公众教育活动,带领小朋友一起寻找,让大家知道城市里也能找到一些动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脚下这座城市,希望能给动植物留下生存的机会。我们可以与所有的动植物、与自然一起共享这颗星球。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中心)院长 林华 《迈向自然中的城市——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规划探索




在几千年的自然成陆演化过程中,上海逐渐成为拥有江、海、湖、湾、岛、滩等丰富自然资源的世界级河口城市。同时,上海的城市发展又在不断的蚕食着自然生态空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保持了城市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城市蔓延使一些对城市生态环境起重要保护作用的生态资源逐渐丧失。




面对生态安全底线的挑战,不仅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高密度城市中的市民提供绿色空间,也要为生物迁徙、栖居提供空间保障,因而上海生态网络的系统性和连通性成为规划着重关注的方面,规划通过锚固生态源地-连通生态廊道-织密生态斑块,来构建由外向内渗透和由内向外链接的生态网络格局。




伴随市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位于主城区的结构性环廊生态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期盼和使命。经过近30年持续建设,外环绿带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主城区留下了宝贵的绿色生态资源。当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曾经作为生态锚固和隔离的外环绿带的新价值和新使命,实现从“环绕中心城的绿化隔离带”到“环穿主城区的自然公园带”能级跃升。




上海韧性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不仅体现在生态空间的建设上,生态规划也不仅仅是生态空间规划,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生态理念与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有机结合,在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持续深化研究。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 杨长云 《“城市之肺”——自然中的公园和公园中的自然




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美国城市规划思想史。从芝加哥的城市发展和芝加哥公园系统建设的历史进程看,有四点启示可供参考。




第一,在公园建设方案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我把它们称为观光型和运动型。观光型公园主要追求美学效果,人们在观光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运动型公园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的功能,人们能走进去活动。




第二,市民可达。简单说就是系统规划林荫道让人民能够顺畅地到达公园。“可达性”对公园特别重要,否则,公园就不是人民公园,而是皇家园林。




第三个启示是好的规划理念的传承。早在1912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芝加哥规划》,芝加哥规划委员会执行董事瓦尔特·穆迪编撰《瓦克<芝加哥规划>指南》,宣传芝加哥规划理念,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市民观念。这个文本的语言通俗易懂,面向学生群体,让普通市民和青少年理解规划理念。




第四是注意绿色空间建设中的误区。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公平性问题,在实现人民的公共利益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




因此,历史经验提示我们,要避免公园建设的误区,共栖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共栖,还有人与人的共栖。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  靳彤 《高密度城市空间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海生境花园实践




我经常被问到:城市为什么要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不就是给人住的吗?没有大熊猫、金丝猴这样的濒危物种,我们为什么要在城市里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呢?




根据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科学家的一项研究,1992-2000年间,城市增长导致全球丧失了19万平方公里的自然栖息地。如果不改变现有城市无序扩张和无序规划的模式,到2030 年,城市增长可能会对29万平方公里的自然栖息地造成威胁。同时,各种各样的大城市病,如污染、热岛效应、洪涝灾害很大程度上也归结于城市发展中损害了原有区域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离不开城市的,如果把自然更多带入城市,城市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得到缓解。2017年起,我们想用城市中的边边角角尝试打造“生境花园”。在社区维度上增加生境属性,提供一个给城市动植物栖息的花园;同时,居民也可以在此休闲活动。这个空间里可以真正创造人和自然的互动。




比如虹旭生境花园,我们在社区实践中定了三个目标:行进自然、和谐邻里、美好生活。希望打造人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我们使用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物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仅对动物友好,其实也对人友好。空间布局上,参照自然保护区的架构,给自然留一部分空间,给人留一部分空间,中间过渡区域让人和自然有互动体验。生境营造只是第一个阶段。建好之后,还需要持续地维护和管理,实际上都是由居民志愿者持续参与管护工作以及观测活动。




目前为止整个长宁区已经建成26个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生境花园。希望生境花园不仅是一个个的实践,未来能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互动讨论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  高长军




我们在策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不同学科的讨论,其实也是“共栖”的另外一层含义。当把这些内容用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好像把不同专业之间的那一层薄薄的壁垒打开了。比如我们讨论“环境与都市”的时候,历史上有过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危机、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等等概念。这些不同的专业表达告诉我们,在观念、理论和实践等等不同层面上、在一定历史阶段,持续有不同领域的人在深入地讨论这些相关的话题,去塑造一个理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自然资源部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 干靓




我们原来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和关注可能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跟我们一起生存在这个城市当中,不管你能不能发现。我们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做过多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小小的校园,地处内环高架之内,就已经能记录到73种鸟类。这就是“身边的自然”。




可能不同的城乡梯度上,人和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向生态学家学习很多知识,生物多样性、生境、踏脚石、惊飞距离等概念,规划师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可以在人与其他生物共生共栖的城市空间发展中有所作为。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们也把这些概念输送给学生,他们在毕业之后去到全世界其他城市,还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城市中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新一代的设计师同行们,越来越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很重要,将“共栖”内化为空间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价值观,可以创新更科学的解决方案,一起创造更美好的城市。